(广东省)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2-02-23 19:35 作者:admin 字数: 字
2015年工作   全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顺利完成,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 抓宝安定位和城市建设   A确定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的目标定位。   B明确“三带两心两城一谷”的发展格局。   45公里西部活力海岸带规划建设提速,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开园。   107国道(宝安段)禁限货和市政化改造推进,107时尚商务带前期规划加快。   滨海中心区规划提升启动,青少年宫封顶,怡亚通等一批企业总部落地,滨海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加快。   大空港新城交通、电力、水系以及综合管廊等规划编制完成,国际会展中心投资方式及配套设施“时间表”得到确定。   C全面掀起“强建设、大发展”热潮。   全力办好“三件大事”,治水提质、土地整备和征地拆迁、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和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实施街道发展战略,预计政府投资规模超过17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600亿元。   D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新增城市更新项目12个。完成土地整备3平方公里。   出台严查严控违法建设文件,9月份以来确保“零增量、减存量”。   E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7条断头路,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动工,轨道11号线今年6月投入运行,6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开工,12、13、15、20号线纳入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   完成防洪排涝项目61个,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排水公司——宝安排水公司,统筹运营管理6592公里排水管网。   建成110千伏变电站3座,大力推进滇西北直流输电工程(宝安段)建设。   新增燃气管线30公里。   (二) 抓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A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签约重点项目82宗,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宗,预计产值千亿元以上项目2宗、百亿元以上3宗。新增上市企业2家。中国天谷奠基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大铲湾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验收,首批进口整车抵港。   B大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安排科研资金2.2亿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02亿元。在全市率先建立科技创新园联盟和区级科技金融联盟。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7家,总数达1232家,占全市26%。   C大力完善服务企业机制。   区四套班子成员服务277家五类百强企业,推行“6+1+N+1+1”企业服务工作法,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收集企业诉求611项,已协调解决340项。   D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1亿元,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47亿元,增长7.3%;税收收入454亿元,增长15.6%。   (三) 抓智慧宝安和机制创新   A   加快智慧宝安建设 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1+4”智慧宝安框架体系基本建立。“1+6+N”管控指挥体系投入运行。“两厅两中心”建设加快。“宝安通”1.0版本上线试运行。   B   理顺工作运行机制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五位一体”阳光政务模式全面推行,查违、安监机制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大督查体系基本形成,大工务模式初步建立,规模以上、专业性较强的区属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移交区建筑工务局。国资体系改革取得新突破。教育和医疗集群化改革深入实施。   (四) 抓民生保障和城市安全   A   着力提升   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   区财政用于民生投入240.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1%。   141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新增公办学位1.2万个、学前教育学位1万个。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开业,区中医院扩建工程(一期)投入使用,区妇保院新院大楼落成,新增床位1303张,引进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名、博导4名。   新增高峰专线18条,优化公交线路26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35台、公共自行车500辆,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93%。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02套,竣工1160套。   完成新建区级公办养老院选址。   B   着力夯实   城市管理   治理基础   完成首批116个城中村、街区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64个“5333”严管示范区项目。   6个街道全部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开展重大安全隐患和群体性安全风险点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   C   着力提升   生态环境   质量   启动治水治涝大会战,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开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EPC)整体打包完成招投标。   老虎坑环境园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启动。   30条道路绿化提升加快。   “公园之区”试点启动,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14座。 (五) 抓社会治理和文明提升   A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建立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众性事件处置和应急响应机制。   整治治安重点区域23个,八类警情下降19.9%。   B创建一流法治城区。   全面公布权责清单,完成4174项行政职权梳理。   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行政处罚程序指引。   区法院推出全国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获评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率达100%。   C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   “文化春雨”获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承办世界杯外围赛等高端赛事5项,宝安女足获省运会冠军。   深圳书城宝安城、特色书吧建成运营。   (六) 抓党的建设和作风转变    进一步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    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模式。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成绩外的不足   报告指出,宝安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处于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认清问题,看到挑战,自我警策,加压奋进。   (一) 从发展环境看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给宝安带来新挑战。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创新动力不强;高端产业载体空间数量不足、分布零散;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备、机制不完善,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   (二) 从客观上看   宝安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资源环境制约日益趋紧。   二是城市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三是城市管理治理精细化水平不高。   四是基层治理短板比较突出。   (三) 从主观上看   一些党员干部对自身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还未引起足够的警醒。存在“思想僵化、自我设限”,“志得意满、小富即安”,“为官不为、当官做老爷”,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等情况。   理念和方法   六个坚持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使命意识。   坚持“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工作标准。   坚持“三制一科技”的工作方法论。   坚持科学规划、前瞻布局的战略思维。   坚持“产业第一、企业为尊、纳税为荣、就业为重、民生为本”的施政理念。   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守正出奇”的工作路径。   2016年工作重点   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厚植优势、补齐短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取得新进步,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勇当“四个全面”先行区,加快建成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综合考虑,2016年我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5%到9.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到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   1   滨海为魂、特色彰显,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宝安   高标准打造西部活力海岸带。   加快西湾公园二期、海上田园等重要节点规划建设,建设市民近海亲海平台。   强化滨海中心区西部城市中心核心作用,打造高端产业企业和上市公司总部集聚区,启动滨海文化公园建设,积极与前海对接,完善公共配套。   强化大空港新城的增长极地位,推动国际会展中心动工。   高品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   力争农地入市取得新突破。   铁腕严查严控违法建设。   加快推动107国道(宝安段)禁限货和市政化,启动适应性改造项目。   加快海滨大道等一批交通干道规划建设,打通11条断头路。   积极推动轨道6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建设,深入开展轨道12、15、20号线、1号线及9号线延长线、107国道线前期规划研究。   加大排水管网养护力度,建成雨污分流管网420公里。   加快老旧住宅区、城中村燃气管道改造。   精细化推进城市运行管理。   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扎实推进“序畅宁绿洁美”行动。   以空港新城启动区、石岩重点地段等为试点片区,开展海绵城市规划研究。   推进余泥渣土预选场址、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隐患治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组建宝安建设投资集团,发挥城市运营商作用。   超常规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加快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总投资152亿元46个项目整体打包建设,确保2017年年底完成水质治理目标。   创新开展前海湾、大空港片区和铁石水源保护区水环境整治。   加快老虎坑焚烧发电厂三期、填埋场二期中区工程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出台公园之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6个公园,改造提升29个公园。   快节奏实施街道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各街道“十大重点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力争实现各街道产值破千亿、税收破百亿“双破”目标。   2   产业第一、创新驱动加快建成创新型产业名城   千方百计稳增长   持之以恒抓创新   坚定不移促转型   规划引领优载体   多措并举强服务    发挥“三驾马车”的协同拉动作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体系,抢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桃花源科技创新服务品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办好第二届深圳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和首届宝安产品博览会。推动产业高端化。建设大铲湾千亿级汽车进口集群。    完善大空港新城综合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107时尚商务带。加快“两城”规划建设。实施园区企业集聚计划。   构建服务企业四大体系。实施企业服务计划。大力培育上市企业。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加快建成宜业宜居活力之区   改革创优势。   深化“宝中集团”等试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深化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加快建中医药创新之都。   做实做优“政务服务中心”等十大服务中心。   实事惠民生。   完成8所学校新改扩建,新增8000个公办学位。   增加床位1014张。   加快区级公办养老院建设。   新建轨道11号线公交接驳线路8条。   治理保安宁。   全面铺开社区政企社企分开试点。   完善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   加强重点区域治安整治。   提升安监、查违等领域管理精细化水平。   法治优环境。   探索建立“谁承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   责”的执法办案责任体系。   推行权责清单电子监察。   全面推广“一社区一法律顾问”。   文化提品质。   实施融媒体工程,建设“大网宣”。   加快湾区书城、宝安体育中心综合体等设施建设。   引进高水平文体赛事及团队落户。   传承发扬蚝文化、醒狮、戏曲娃、足球等特色文化。   深入推进文化春雨行动。   智慧促飞跃。   推进智慧宝安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智慧政务、智慧管理、   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平台建设。   推动“两厅两中心”投入运行。   升级“宝安通”手机服务平台。   4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严守政治纪律规矩   强化党建主体责任   强化党的组织建设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管理运行机制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广东省)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